2025年2月3日 星期一

【記錄】2025年2月份檢視

*以2025年1月28日收市計算(星期二) ,恆指收報20,225點,成交額517億。


【1號倉】(以本金計算:+6.0%)


144 招商港口(+22.2%)($13.12)

257 光大環境(+5.6%)($3.4)

267 中信股份(+16.3%)($8.76)

270 粵海投資(-3.0%)($5.88)

386 中石化(+11.6%)($4.28)

405 越秀房託 (-75.6%)($0.89)

683 嘉里建設 (-30.2%)($15.3)

688 中海外(-28.8%)($12.36)

939 建設銀行 (+28.0%)($6.33)

941 中國移動 (+55.9%)($75.7)

956 新天綠能 (+103.8%)($3.71)

1052 越秀交通 (-26.8%)($3.66)

1211 比亞迪 (+605.4%)($273.0)

2638 港燈 (-14.4%)($5.23)

2800 盈富 (-9.5%)($20.44)

3110 GX高息(+6.7%)($23.66)

3190 富邦ETF (+14.8%)($12.58)

3688 中國銀行(+21.8%)($4.02)

9988 阿里巴巴(-51.5%)($88.3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【2號倉】(以本金計算:-14.0%)


386 中石化(+13.7%)($4.28)

604 深圳控股(-71.6%)($0.81)

788 中國鐵塔(-30.7%)($1.12)

939 建設銀行 (+47.6%)($6.33)

941 中國移動 (+72.4%)($75.7)

956 新天綠能(+150.7%)($3.71)

1503 招商房託(-63.6%)($1.22)

1883 中信電訊 (-16.4%)($2.19)

9988 阿里巴巴(-49.4%)($88.3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【記錄】月供2800盈富 (2025年2月)









28 則留言:

  1. [記錄] 整個一月,自己心情充滿放假氣氛,基本上無咩睇市,只等待放新年假。期間,習慣上只希望有時機恆常買一注儲貨,可惜都無遇上咩機會,最後都只買下386就算,因為其他收息股都唔算平。

    而且,月尾更上演所謂Deep seek 事件,但自己本人覺得,基本上係大戶借機做市,因為消息在同一日鋪天蓋地在外國傳媒發放,有點可疑,雖然有好多人唔同意,但我都只是說有"可疑",作為小薯我識鬼咩,反正我唔係炒鬼,對我無咩影響,而影響最大既人先會覺中伏。

    回覆刪除
  2. 今日2月3日星期一上午,恆指報20,076點,成交787億。

    回覆刪除
  3. 今日2月4日星期二上午,恆指報20,622點,成交890億。

    回覆刪除
  4. 今日2月5日星期三上午,恆指報20,647點,成交1,142億。

    回覆刪除
  5. 今日2月6日星期四上午,恆指報20,656點,成交797億。

    回覆刪除
  6. 今日2月7日星期五上午,恆指報21,211點,成交1,292億。

    回覆刪除
  7. 今日2月10日星期一上午,恆指報21,435點,成交1,353億。

    回覆刪除
  8. 今日2月11日星期二上午,恆指報21,396點,成交1,227億。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[記錄]港股開始熱起來,連續3日食早餐都有老股民談論港股,傾買賣咩中芯,小米,爸爸之類。果然,對老股民黎講,耳熟既股票係會自然地關注,而且亦都開始聽到佢哋試水溫賺左少少錢,如果正循環開始發生,大市就會咩都升啦,係考驗忍耐力既時候。

      刪除
  9. 今日2月12日星期三上午,恆指報21,627點,成交1,518億。

    回覆刪除
  10. 今日2月13日星期四上午,恆指報22,191點,成交1,564億。

    回覆刪除
  11. 今日2月14日星期五上午,恆指報22,304點,成交1,638億。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[記錄]恒指全日升805點,成交3,646億。今日勁多人轉口風。

      刪除
  12. 今日2月17日星期一上午,恆指報22,662點,成交2,528億。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[記錄]股市繼續熾熱,成交達4千億。聽到好多散戶止賺,但成交咁大,即係大戶買貨,咁最後係邊個最聰明呢?

      咩都貴曬,好難攪,而家係呢幾年最艱難既時間。

      刪除
  13. 今日2月18日星期二上午,恆指報23,080點,成交1,759億。

    回覆刪除
  14. 今日2月19日星期三上午,恆指報22,912點,成交1,519億。

    回覆刪除
  15. 今日2月20日星期四上午,恆指報22,628點,成交1,695億。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[感想]近日2800盈富開始走強,主因是基金主要持股近日受消息炒起,其中科技主題有9988,1810,1211,700之類,而中堅保底股份有5,941,939,1299,1398,3690等,只是呢十隻主要持股已佔基金57.51%(計算日期:20.02.2025)。

      那之前唱淡2800盈富一文不值,但現在又跟風唱好其內持股既人,係咪有d精神分裂呢?當然,又係果句,市差時睇咩都廢,市好時咩壞消息都“price in”要看好,就係近年香港散戶既常態。

      刪除
  16. 今日2月21日星期五上午,恆指報23,238點,成交2,094億。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[感想]港股現在已經脫離「別人恐慌時」的階段,而超級顯而易見的平價股已經不復見,接著既就係懂得投資既人尋寶的時期,像自己咩都唔識既人,開始要小心謹慎。

      記得股神叫人投資指數及有護城河既股票,以自己的認知,相信未必十足地理解股神既定義;

      指數,我相信是投資整個區域甚至國家的將來,相信會隨著時間大體向上;

      而有護城河的股票就比較難,好考對公司分析及經濟展望的評估和預測能力,而且,賣入點亦非常重要,還要懂得所謂“技術分析”,因此,係「別人貪婪時」的場景,小薯可能要退場(個人經驗是上次炒賣9988到300蚊的時期),不過,自己眼中有“護城河”的股票都不少,就好似以中國國家為盾或國之根基的股票,例如內銀股之類。

      感覺現在市況亦會波幅不斷,外圍如美國可能會經常出現大事件,因港股已脫離超低位,相信買入港股已經無之前咁安全,自己鐘意既收息股亦處“正價”位置,不能像之前賺價又賺息,情況有點似我投資初期買386既時期,但,自己投資策略正是以此而來,所以可以一直不改變。

      刪除
  17. 今日2月24日星期一上午,恆指報23,349點,成交2,312億。

    回覆刪除
  18. 今日2月25日星期二上午,恆指報23,196點,成交1,852億。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[感想]簡單諗,中國國力上升,為什麼唔投資中國呢?反正還是剛剛開始。於是我問下Deepseek :

      (由于技术原因,联网搜索暂不可用)

      中國國力上升的背景下,投資者可關注以下具有長期增長潛力的領域和行業,但需結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、投資週期以及市場動態綜合判斷:

      ---

      ### **1. 科技創新與高端製造**
      - **核心邏輯**:中國正推動「科技自立自強」,政策大力支持半導體、人工智能、5G、量子計算等領域。
      - **細分方向**:
      - **半導體**:國產替代加速,關注晶片設計、設備與材料(如中芯國際、北方華創)。
      - **人工智能**:AI+行業應用(如雲計算、自動駕駛、智能製造)。
      - **高端裝備**:工業機器人、航空航天(如大疆、中國商飛產業鏈)。

      ---

      ### **2. 新能源與碳中和**
      - **核心邏輯**:中國承諾「雙碳目標」,新能源產業鏈全球競爭力強。
      - **細分方向**:
      - **電動車**:電池技術(寧德時代、比亞迪)、整車製造、充電基礎設施。
      - **可再生能源**:光伏(隆基綠能)、風電、儲能技術。
      - **綠色技術**:氫能源、碳捕獲與交易相關企業。

      ---

      ### **3. 消費升級與內需市場**
      - **核心邏輯**:經濟轉向「內循環」,中產階級擴大驅動消費結構升級。
      - **細分方向**:
      - **新興消費**:國潮品牌(李寧、安踏)、智能家電、電子產品。
      - **健康醫療**:創新藥、醫療器械(藥明康德、邁瑞醫療)、養老產業。
      - **線上經濟**:電商(拼多多、美團)、直播帶貨、本地生活服務。

      ---

      ### **4. 基建與「一帶一路」**
      - **核心邏輯**:新基建(數字化、智慧城市)與傳統基建(交通、能源)並行。
      - **細分方向**:
      - **新基建**:5G基站、數據中心、特高壓電網。
      - **傳統基建**:工程機械(三一重工)、建材(海螺水泥)、海外工程承包企業。

      ---

      ### **5. 金融改革與開放**
      - **核心邏輯**:資本市場國際化(滬港通、MSCI納入A股),金融科技加速發展。
      - **細分方向**:
      - **券商與保險**:受益於註冊制改革與財富管理需求(中信證券、中國平安)。
      - **金融科技**:數字人民幣、跨境支付(螞蟻集團關聯企業、銀聯商務)。

      ---

      ### **6. 軍工與國家安全**
      - **核心邏輯**:國防現代化與產業鏈自主可控。
      - **關注點**:軍工電子、航空航天、船舶製造(如中航沈飛、中國船舶)。

      ---

      ### **風險提示與策略建議**
      1. **政策風險**:密切關注行業監管動態(如數據安全、反壟斷)。
      2. **國際環境**:中美關係、全球供應鏈變化可能影響科技與出口企業。
      3. **分散配置**:可通過ETF(如科創50ETF、新能源車ETF)降低個股波動風險。
      4. **長期視角**:避免追漲短期熱點,關注企業核心競爭力與估值合理性。

      ---

      ### **總結**
      重點佈局「政策支持+技術突破+市場需求」三維共振的行業,例如新能源、半導體、高端製造和消費升級。同時,可結合宏觀經濟週期(如復甦期關注消費,成長期側重科技)動態調整配置比例。建議投資者持續跟蹤財報數據、產業政策及國際形勢,保持靈活性和風險意識。

      刪除
  19. 今日2月26日星期三上午,恆指報23,619點,成交1,816億。

    回覆刪除
  20. 今日2月27日星期四上午,恆指報23,536點,成交2,350億。

    回覆刪除
  21. 今日2月28日星期五上午,恆指報23,172點,成交1,917億。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[記錄]今日2月28日星期五,全日跌777點,先前高追既散戶開始又叫救命,其實後市如何變數實在太多了,如果心臟小應該要小心小注,不能太貪,如果唔係又要怨港股了。

      刪除